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可拓学_可拓学,其实非常简单,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可拓学_可拓学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资料图)
很多小伙伴留言想了解关于可拓学的一些详细内容,下面是(扬升科技www.esengof.com)小编整理的与可拓学相关的信息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概念和思想的孕育阶段,(1976年—1983年)提出研究方向其开创性论文为广东工业大学蔡文研究员的 “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理论和方法的研究(1983年—)
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以解决矛盾问题,有别于生物学、机械学,电工学等纵向学科,是与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相类似的横断学科。
可拓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可拓论,特有的方法是可拓方法。
可拓工程是可拓论和可拓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该研究从1976年开始,198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
目前,已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管理、控制、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方法。现实世界存在很多矛盾问题,如用一根最多称200千克重的秤,却要称数吨重的大象,公安部门凭借少量的信息,却要侦破复杂的案件,发明者根据少量的功能要求,却要构思复杂的新产品,靠左行驶的公路系统和靠右行驶的公路系统要连接成一个大系统。
这些问题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
人类社会就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中发展起来的,通过总结古往今来种种矛盾现象的表现与处理方法,经过形式化、逻辑化与数学化,形成一门原创性的学问:可拓学。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
通俗地说,可拓学研究产生创意的理论和方法,成为生产创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来源。
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基本理论是可拓论,方法体系是可拓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特别适合于创新,因此也被称为可拓创新方法),逻辑基础是可拓逻辑,与各领域的交叉融合形成可拓工程。
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
中国科学院吴文俊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对“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的鉴定。
鉴定意见:《可拓论及其应用研究》总结古往今来种种矛盾现象的表现与处理方法,经过形式化、逻辑化与数学化,形成一门原创性的学问。
可拓学。可拓学的推广应用,又形成“可拓工程方法”。
1988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用6个项目支持可拓学的研究。
本项目是20多年来可拓学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研究成果的综合。
本项目用形式化语言描述物、事与关系,研究化解矛盾问题的形式化方法,把哲学上用自然语言表示的规律与逻辑,转化为用计算机可操作、可处理的方法体系。
我们还没有见到国内外有人做过如此全面深入的类似工作。
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值得支持、奖励与继续发展的原创性成果。
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是可拓论的三大支柱。
其中,基元理论用物元、事元与关系元描述被研究对象,可拓集合理论是在康托集合与模糊集合之后的一项创造,它对实变函数中距离的概念加以拓展,引入描述客观事物性质变化的关联函数工具,为表达矛盾问题的转化提供了定量手段,可拓逻辑则是辨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科学集成。
本项目为计算机帮助工程领域处理矛盾问题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
已经在控制与检测、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表明可拓学方法在工程技术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人工智能方面,本项目建立了描述信息和知识的一种新模型,为生成策略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综上所述,经历20多年连续研究,蔡文教授等人已经建立一门横跨哲学、数学与工程的新学科—可拓学,它是一门由我国科学家自已建立的、具有深远价值的原创性学科,应当给予支持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