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不懂笔记本的朋友,恐怕也知道选购笔记本一定要选有固态硬盘(SSD)的机型。从目前笔记本市场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笔记本都搭载固态硬盘。可能一些小白朋友也发现了,有些笔记本在宣传的时候提到双硬盘,那么双硬盘到底啥意思,相比单硬盘有什么优势呢?
· 双硬盘概念
双硬盘并没有确切的定义,这种说法是从笔记本用户中传开的,与台式机用户口中的双硬盘有一些区别。笔记本中的双硬盘一般是指笔记本中同时包含1个固态硬盘和1个机械硬盘,其中系统和软件安装在固态硬盘中,文件和资料则存储在机械硬盘中。这是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双硬盘定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双硬盘设计常见的搭配是M.2固态硬盘+2.5英寸机械硬盘。
M.2固态硬盘+2.5英寸机械硬盘
笔记本厂商之所以要提出双硬盘概念,是因为笔记本本身内部空间有限。由于轻薄化设计,导致很多笔记本内只能安装一个固态硬盘。笔记本刚刚采用固态硬盘的时候,由于固态硬盘容量偏小,大多集中在128GB左右,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出现容量不足的情况,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厂商在笔记本中同时加入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这种设计一经推出便受到用户的追捧。
正是因为解决了用户痛点,双硬盘设计成为笔记本厂商宣传的重要特性,如今轻薄本的固态硬盘容量已经达到了512GB,很多小尺寸轻薄本也放弃了双硬盘设计。不过双硬盘设计仍然流行在14英寸以上笔记本中,商务本和定位中低端的轻薄本较为集中。
· 双硬盘好处
我个人比较喜欢双硬盘设计,该设计带来了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兼顾速度和容量。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双硬盘设计诞生之初要解决的问题。固态硬盘提供了出色的读写速度,特别是4K随机读写方面远好于机械硬盘;目前笔记本机械硬盘基本都是TB级别,远超固态硬盘容量。单硬盘很难同时满足用户对于速度和容量双重需求,双硬盘则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不会分区的朋友而言,只有C盘很尴尬
第二个好处是系统出现问题后,不用担心资料丢失。一些朋友可能也发现了,新购买的笔记本只有一个C盘,也就是单固态硬盘版。很多朋友并不懂得分区,然后将所有资料全都保存在桌面。如果系统遇到问题,这些资料可能面临丢失的风险。双硬盘设计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用户可以将资料全部存储在机械硬盘中,即使系统盘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机械硬盘,数据更加安全。
轻薄本产品的极致轻薄化设计理念在最近两年发展得不温不火,不同于智能手机经历过的“军备竞赛”,笔记本厂商在追求轻薄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续航、机身强度等其他重要属性,诸如LG Gram系列、宏碁Swift7系列等知名的超轻薄系列产品都能够以长续航以及特殊材质的坚固机身作为卖点。
那么极致轻薄化的产品优点这么明显,我们在选购时是否也应该有所倾向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具有较大选择余地的消费者自然要货比三家,轻薄本目前硬件配置同质化比较明显,那么能够比拼的硬实力就是体积重量与续航表现。
不过上面这个小结论是建立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这是因为极致轻薄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至少也处在七八千元的价位以上,毕竟厂商的设计成本与额外的模具成本要平摊在价格中,低价位想要购买到碳纤维、镁锂合金、纳米碳镁这些“高科技”材质的笔记本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并且模具的成本也很难允许厂商做出太多内部设计的深度努力,减重自然就成了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LG Gram纳米碳镁材质机身的介绍
目前四五千元主流价位轻薄本产品的机身重量普遍保持在1.5kg附近,厚度也都很有默契地控制在19.9mm以内;而同尺寸的高端产品重量已经能够做到稍低于1kg,机身厚度也能够低于15mm,将近一半的减重单从数字上看就已经很可观了,实际的体验上是不是也有一半的差距?
单从上手体验来看,笔者每一位将LG Gram拿在手里的同事都做出过感叹,14英寸、15.6英寸屏幕的机身重量和预期确实有明显的差距,大家都很乐于接受这类产品。可是当大家了解到价格后,很多人的立场就出现动摇了。
LG Gram出色的轻薄数据和续航时间
其中有一位同事的观点就很具实用意义:“虽然这台笔记本很轻,但是我每天用双肩包背着Macbook Pro上下班也并不觉得很重很累赘,笔记本不是手机,使用的时候我不觉得更重一些会有多大的影响。”
事实确实如此,轻薄本无论再怎么轻薄也不可能做到轻若无物,机身尺寸受到屏幕的限制也没法突破物理极限,携带时占据的空间不会因为薄了几毫米而体现太大差异,那么我们如果为了这些提升额外付出数千元的成本,肯定就要考虑一下划不划算。
主流轻薄本的轻薄表现
最后做出总结。还是那句话,有钱的话选最轻薄的高端产品准没错,更高的模具设计成本所带来的体验远比主流价位公模笔记本要好。而主流价位的产品在重量和体积上普遍没有明显差距,或者说重量几乎都是和屏幕尺寸、是否有机械硬盘以及电池容量挂钩,所以选择一台做工扎实外观符合自己审美的产品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