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解答:
模型和实际是没一毛钱关系的,但保持进步的习惯是好的。
他这个次方算法绝对很扯淡,1.01按照365次方算下来是37.78。看起来好像每天都是进步那0.01,然后滚一年就能比基数大个三十多倍,然而这完全和进步没关系。
(相关资料图)
打个比方说你打算用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分钟回想一下昨天学到的5个英文单词。那么如果按照1.01的次方增量,到第二个月你会发现你得背6.5个单词。当然,这个能达到...
到第三个月,你会发现每天得背9个单词,好吧这个也不难
到第四个月,你会发现每天得背12.5个单词,理论来说也不算太纠结
.....
到第十个月,你会发现每天得背超过100个单词,到年底的时候你得每天背189个单词...
而且越到后面,次方滚起来越夸张,而这个目标会让你压根没法完成。
如下解答:
这是个经济问题。
比如某地,征收土地用来种树,每亩每年2500元,先签五年合同,租金还按照通胀增加。
另外一个地方征收土地,按照每亩4万元一次性补偿。
按照会计算法来看,细水长流收租金是最好的方式,不到20年,就可以抵消土地的征收费用,地的承包权还在自己手里。
但是,实际上大多数被征收人却愿意土地一次性补偿,不愿意按月给钱。
他们傻么?当然不是。
一是,现在能够得到的钱,和未来预期能够得到的钱价值不一样,有资金时间价值差额,现在一次补偿更合适。
二是,落袋才能为安。现在得到的才是安全的,未来预期的钱可能你会早死,可能对方会赖账,可能性太多。
回到问题本身,1.01每天进步和0.99每天退步相比,如果再加上基数是一样或差不多的前提,那么是励志的正能量。
如果二者基数不一样,每天进步的基数很小,而每天退步的基数很大,那么就会回到我前面说的模型当中了。没有足够的时间、稳定性供弱势一方超越。
一个智商堪忧基础薄弱逐渐进步的学生,和一个基础扎实智商一流但是逐渐退步的学生比,是无法胜出的。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学习的时间就更有限了,这个超越的过程更不可能不发生任何意外。
如下解答:
有很多老师爱用1.01的365次方等于37.8,0.99的365次方等于0.03来说明每天努力多一点,结果就会有所不同,鼓励学生积跬步才能致千里。
这些数据都只是理论上的数据是利用了“指数爆炸”来说明的,是无法操作的,并不具有示范性。就像科学家曾提出将一张0.1毫米的纸折叠103次就可以捅破整个宇宙。可是从古至今却没有一个人能将纸折叠到103次,人类的最高纪录是折叠13次,因为每折一次纸的面积会减少一半,而高度却会增加很多。对折十一次,纸就有204.8厘米,对折二十次,厚度就突破了一公里,对折到三十次,就厚达1073公里,第四十次,就达到了109 9511公里,撑出了月球轨道的直径;……直正折叠103次巩怕只能用光年做单位了。
总之,用这些看不到的,无法操做的理论数据,来鼓励学生,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不如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更让学生信赖。
如下解答:
当然不相符。理想和现实,从来都不是一回事。
这些老师的初衷,大概是想用复利思维来说明持续进步的重要性。想法是好的,但方法却是有问题的。
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
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3.’
按照励志鸡汤的说法:只要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就有37倍的增长,用不了几年,就就会成为大神级的人物;反过来,每天退步1%,一年的时间就会是原来的0.03,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渣渣。
从数学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现实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问题就是复利公式不是这么用的,是有基本应用前提条件的。
复利是经济学概念,意思是把本金得来的利息并入本金中重复计息。也就是说,在周期内利息也会产生利息。
由此可见,复利的计算有两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本金不能有损失。
第二,本金产生的收益要迭代进下一次增长中去。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复利用于个人进步的计算有多么不靠谱。前面有个答主用学英语来举例,这里也以学习英语为例。
首先,你无法保证学过的东西永远不忘记。比如你今天背了一百个单词,也许明天就会忘记50个。如果不复习,用不了几天,就忘得差不多了。
其次,你无法保证每天学到的知识都会对以后的学习产长正向影响。同样是背单词,有些英语单词之间有一定联系,记住其中一个,对记住其他单词有一定意义。但大部分单词之间是毫无联系的。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单词,你记住没记住其中一个,都不会对另一个的记忆有任何影响。
总而言之,用复利公式这种方法来说明个人持续进步的重要性是有问题的。但是,保持持续进步的心态还是值得鼓励的。至于如何最大化地提高学习效率,那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了,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如下解答:
凑个热闹,不是真心来答题的,只是借贵宝地谈谈个人见解。
我们从小的教育里面充满了大灰狼和小白兔,后来上了学知道了龟兔赛跑和温水煮蛙,再后来职场上的鲶鱼效应等一堆动物定律。它们以自己的生命体验教育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满足着人类万物灵长的尊贵感觉。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是TM扯淡,人家小动物和你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人家雁阵飞行是鸟类的生活需要,和你组织形式八竿子打不着。人家青蛙水烫了就跳出来了是应激反应,更是和你的舒适区相去甚远。这样看来反是堂堂万物灵长甘与畜牲类比,不知所谓。所以这些比喻只能是涉世不深的孩童的睡前故事,现在多见于毒鸡汤来洗脑“韭菜”之用。你可曾见过真正研究行为学的论文引用这些东西为据的?
同样的,一个数学问题能不能当成你的人生模型也是值得商榷的。数学模型只是看起来比动物更科学一些,实际上也是缘木求鱼罢了。人生的复杂只要是活人都有体验,成功本身不可定义不可复制。就狭义上的成功而言——升官发财,请哪位高人用一个数学模型模拟一下。
我经常和那些小心养生的人开玩笑,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与其精致假设明天,不如踏实做好当下。我认为理论模型是说服别人的,不是束缚自己的,我既不想与禽兽为伍也不想当机器人,我就想当一个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不留遗憾的人。
如下解答:
这个说法用在努力上是有很大的误导嫌疑的。1.01的365次方是37.78,0.99的365次方是0.03。努力1%是很简单的事,但是连续每天做到就不容易了,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人是有遗忘的,记得越多,忘得也越多。
2本来复利计算的快速增长来源于利滚利,而学习虽然前一天的知识对后一天也可能会有助力,但是绝对不可能达到全额利滚利的方式。
如下解答:
这个模式就是潜力无限和破罐子破摔两种极端。每个人无论你多努力,都有一个能力的上限。而一个人再堕落,也有一个能力的下限。就像一个低能儿无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变成天才。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就算再不用功也比刚出生的婴儿懂得多。所以这种毒鸡汤千万不要信。那种天天打鸡血的血汗工厂总是这么举例。照着做的没有一个成为千万富翁,倒是讲故事的做成了。
如下解答:
这句话常常说在高三,初三的毕业年级学生中,首先说这句话的老师一定是希望你能在现在努力,以致于将来你不会后悔。而老师的的真正意义是让你不要放弃,继续努力。而这句话也有安慰一些同学的意思,为什么我那么努力还是不如他?虽然你现在的努力还和别人看不到差距,但是只要你坚持下来了,一年之后你会发现你收获很多。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况且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你只有努力,努力,在努力。你才能成为那个优秀的自己。
如下解答:
数学永远是封闭自洽的!拿看似完美(待议)的数理逻辑来分析现实世界,绝对是违背现实的!完美的数理逻辑里,1+2=3!简洁!清晰!完美!然并卵!除了小朋友拿来数气球,鬼用没有!请问,现实世界什么是1?一个逻辑还是一组公式还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符号?一个种类一个群体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矢量?越是基础到不用思考的数理基础,现实中越不存在!从一个数字的N次方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就等于无视这个数字与对应切实条件之间的差异性而无限放大单一关联因素的作用,导致制约因素的影响几何级数递增而引发数字模型在现实中的崩塌(比如1+1=2不能推论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正确的!)一个单词的记忆可以递增为两个,三个,但以人类时间和记忆力限制,这个递增不可能发展到超出一个人一次最长可以投入的时间和一次最多能够记住的有效信息量!超出了就是时间的不够用和记忆的不留痕。再简单的事情,重复了无数次以后,在有限时间内发生次数注定是有上限的!绝不可能让你把简单的经验无限循环使用下去!因此,这种垃圾鸡汤连闻都不用闻,赶紧丢臭水沟里喂老鼠就对了!
如下解答:
现实中忽略了禀赋
富二代:1000000000*0.99∧365
穷如我:100*1.01∧365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