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岚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小青龙汤配方的中成药有哪些,小青龙汤配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方名】 小青龙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麻黄(去节,9克) 芍药(9克) 细辛(6克) 干姜(6克) 甘草炙 (6克) 桂枝(去皮,9克) 五味子(6克) 半夏(洗,9克) 【方诀】麻桂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
2、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 【方组趣味记忆】马老五跪下细心烧干姜。
4、 解:马(麻黄),老(国老,即甘草),五(五味子),跪(桂枝),下(半夏),细心(细辛),烧(芍药),干姜(干姜)。
5、 【方剂速记法】姜五麻细辛半草药枝(想象:姜五妈细心拌草药汁;解:干姜 五味子 麻黄 细辛 半夏 炙甘草 芍药 桂枝)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6、 【主治】 外寒里饮证。
7、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8、(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9、)[亦可作为处方药减轻花粉症病状]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10、 【禁忌】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11、 【方解】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
12、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
13、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
14、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
15、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
16、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
17、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
18、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19、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20、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21、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22、 【名字由来】 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
23、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
24、张秉成曰:“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
25、”(《成方便读》)二方发汗逐饮之功,犹如青龙之兴云治水,但依其发汗力强弱而命名“大、小青龙汤”。
26、 【化裁】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